投递商业计划书
热门推荐

瑞见——动态

2020年12月11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0年12月11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0年12月11日

瑞见——动态

2020年12月11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0年12月11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0年12月11日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对股权投资的启示

浏览次数:634

发布时间:2020-12-11

返回列表

如果要细数二十世纪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作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从1977年林奇接管麦哲伦基金到1990年退休,在管理麦哲伦基金的13年间,年复利收益率高达29%,13年的综合回报高达29倍,更值得敬佩的是,其基金规模高达140亿美金,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规模最大的基金,在执掌麦哲伦基金期间,其写下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对其投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虽然林奇是股票市场的基金经理,但其立足成长,关注价值的投资思想仍能为股权投资带来许多启示。

1、“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并不是那种与人人追捧的热门股对着干的投资者(例如卖空一只所有人都在买入的股票),真正的逆向投资者会耐心等待市场热情冷却下来,然后再去买入哪些不再被人关注的公司股票,特别是那些让华尔街感到厌倦无聊的公司股票”——在股权投资市场上,企业的估值也常常会受到市场情绪的干扰,某个新技术或者新概念在热门时会极大的推动该领域内的企业估值,炙手可热的市场价值推动了更多企业进入赛道,大幅降低了行业内企业的质量,在行业热门时的投资可能会在市场冷却下来后变得一文不值,股权投资者更需要逆向投资的思维,保持冷静、保持观察,等待市场降温,参天大树不会在一夜之间长成。

2、“不做研究就投资如同不看牌就玩梭哈扑克游戏一样危险”。———研究是投资之母,我们之所以对一件事物有判断,是因为我们已经累计了对这件事物的许多信息,从信息中我们能够淬炼出事物可能的发展规律。在投资实践中,判断的前提条件即是对政策、行业、公司尽可能多的信息获取,全面的信息是做出独立思考进行形成研究结论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偏听偏信的研究可能导致比不研究更差的投资结果。

3、“分析一个公司的股票就像分析一个故事一样,将股票分类只是分析公司股票的第一步,现在至少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大致属于什么类型,下一步就是了解各种细节以帮助你猜测这个故事的未来到底会如何”——在彼得林奇讲述其投资哲学之前,其最先做的就是将股票分为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困境翻转等多个类别。在股权投资中,分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同的行业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故事,互联网的投资者可能会觉得芯片的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完全不成立,而制造业的投资者可能会把互联网的投资者看做一群只会追逐时髦概念的烧钱大咖。分类的基础即是研究,通过分类股权投资者们应该更清楚自己的资源禀赋能够匹配哪一类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对于在多个细分赛道中跨赛道经营的企业。丰富的细节累加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也是投资中的重要壁垒。

4、“是什么因素使一家公司具有投资价值?为什么这家公司未来的价值会比现在的价值更高?关于以上问题的解释有很多理论,但我个人认为,最终还是归结为两点:收益和资产,尤其是收益。尽管有时我们容易忘记,但是我们必须牢记,一股股票绝非一注彩票,一股股票代表着对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大家都学习过经典估值方法,但大家都不会使用经典估值方法,这在股权投资中是再普遍不过的现象,当投资者们以能不能上市、估值能做到多少等抽象概念作为投资判断的依据时,击鼓传花和故事融资便常常能够看到,虽然在某些场景中这有其合理性,但仍应牢记未来的收益才是公司价值之基。

5、“不要拔掉鲜花浇灌野草,一些投资者总是习惯性的卖出”赢家“,即股价上涨的股票,却死抱住”输家”,即股价下跌的股票,这种投资策略并不高明,公司股价并不是公司价值的指示器,基本业务才是“。这种投资方式在股权投资中并不多见,但在股票市场上却比比皆是。在股权投资中,是流动性制约了我们,但我们同样需要警醒,犹如李泽楷早期抛售腾讯一样,参天大树值得百年灌溉,而路边小草永远也不会长成参天大。在空间巨大的行业中已经为我们创造了很好回报的公司是有可能在未来为我们提供更高回报的,而不是那些我们已经参与过却表现平平的公司,对于参天大树,没有什么是比长期持有更有价值的事情了。



11.webp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Peter  Lynch)出生于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他曾是富达公司(Fidelity)的副主席,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已退休从事慈善事业。

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739美元,增值26.39倍!

经济展望与个人资产配置建议

“软科技”之殇与“硬科技”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