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商业计划书
热门推荐

瑞见——动态

2022年04月15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2年04月15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2年04月15日

瑞见——动态

2022年04月15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2年04月15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2年04月15日

电磁频谱作战系列之——起源及演变趋势

浏览次数:387

发布时间:2022-04-15

返回列表
在现代战争中电磁频谱作战已成为获胜方的关键制胜手段之一,从近期乌俄战争中也能看出俄罗斯投入众多电磁频谱作战装备,其中代表性的包括侦测HF和VHF频段信号的Thorn-MDM电子情报站、用于干扰通信和导航的R-330ZH“居民”干扰站、R-330BMV“鲍里索格列布斯克-2”干扰站,R-934BMV自动干扰系统、干扰炮弹无线电引信的“水星-BM”无线电干扰站、用于移动通信干扰和发送虚假短信的RB-341V“里尔-3”电子战系统等。当前全球各军事大国的核心装备平台、武器系统和杀伤链都高度依赖于电磁频谱,取得电磁频谱对抗优势对获得战术、战役和战略优势非常必要,全面掌控了解电磁频谱以及电磁频谱作战对于夺取未来战争的胜利至为重要。

一、电磁频谱作战演变历程
提起电磁频谱作战,我们通常听到更多的反而是“电子战”、“频谱战”等相关术语,并逐步演变成现在的“电磁战”、“电磁频谱作战”。传统术语中的“电子”指的是攻击和保护与无线电和雷达相关的电子电路的行动。随着电磁频谱(如红外应用、激光、微波和卫星通信、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因此“电磁”一词在技术上更加准确,同时随着这种演变也预示着对应的电磁频谱作战原则做出类似的变化。首先我们区分下几种概念的区别和演变:
1、电子战概念(现称“电磁战”)
电子战的概念根据美国多军种联合作战条令《JP3-13.1:电子战》表述:“电子战是指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来控制电磁频谱或攻击敌人的军事行动,包括三种功能:电子攻击(EA)、电子防护(EP)和电子战支援(ES)。电子战属于几类概念中定义最为明确和使用周期最长的,但是美军于2020年7月,对外公布JP3-85《联合电磁频谱行动》条令,将旧版条令中与电子战相关的所有术语都被移除(remove)、替代、增加或修改,其中众多电子相关概念由电磁替代,同时新增了“电磁频谱作战”、“电磁频谱优势”等新术语,该条令的颁布被视为“电子战”与“电磁战”的交接仪式,是从认识到行动的提升,电子战概念在美军专业术语中正式终结。
2、频谱战概念
频谱战概念是由美国国防部于2013年创造的新名词,属于将赛博战与传统电子战的糅合,赛博战也是以电磁攻防为主要手段,其信息以电磁能量的形式传播,涉及网络战、信息战、电子战、空间战、指挥控制战等诸多领域,可全域作战。因此美军将赛博战与电子战融合后的战法称之为频谱战,其海、陆、空各军兵种于2013年相应启动作战线路图研究。
3、电磁频谱作战概念
电磁频谱作战并非美军近几年提出的新名词,早在1988年4月,美空军军官学校教材《电磁斗争策略》在引言部分即提出“电子战并不是什么电子的斗争,它不是用电子来实施作战,而是一种电磁斗争,它以电磁辐射的总频谱作为战场”。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先后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发布的在电磁频谱作战领域的“制胜三部曲”,近年来电磁频谱作战概念从提出到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概念提出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于2015年12月2日发布的《制胜电波:重拾美国在电磁频谱领域的主宰地位》率先提出了“电磁频谱战”理念,虽然只是概略性描述“将美国军方在电磁频谱中执行的所有行动都视为电磁频谱战的一部分”,但也远超过传统“电子战”的范畴,为电子战的发展指明的路径。该报告首次提出“低功率到零功率”作战理念,指出其是电磁频谱战在中短期内的主要作战模式,包括利用网络化低功率诱饵实施抵近式干扰与诱骗、无源/多基地探测概念、无源雷达或无源相干定位等。
(2)概念延展
此后,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于2017年10月5日发布了《制胜灰区:利用电磁战重拾升格控制能力》,主要阐述美国如何利用电磁频谱战/电磁频谱作战/电磁战来反制中国、俄罗斯、伊朗等的“灰区作战”,所谓的“灰色战区”包括:降级敌方的搜索与目标瞄准传感器、确保友军的目标瞄准能力、增加美军打击武器的抗毁性、增加能够发起小规模打击的隐身飞机的数量,以及相应配套的新型电磁战作战装备:小型化一次性无人机、导弹、具备巡航能力的弹药;利用水下平台来发射一次性电磁战系统;对抗敌搜索与目标瞄准作战等。
(3)应用深化
2019年7月美国空军发布新条令附录3-51《电磁战与电磁频谱行动》,详细论述了电磁战、电磁频谱行动的作战理念及装备等。
同年11月21日,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布了《制胜无形之战:在电磁频谱内获取持续性优势》报告,重点从多个非对称能力维度对中国、俄罗斯、美国的电子战和电磁频谱战/电磁频谱作战能力进行了净评估,并针对性给出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发展建议。该报告核心亮点将“体系博弈”理念融入电磁战与电磁频谱作战,在强调某个国家电磁战与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时,都从“体系”(SoS)的角度来阐述,而阐述某个国家电磁战与电磁频谱作战脆弱性时,也都从“体系漏洞”(而非系统漏洞或网络漏洞)的角度来阐述,同时将美军新提出马赛克战、杀伤网等新理念也都融入进去。
二、电磁频谱作战模式发展趋势
参考美军的电磁频谱作战发展趋势,当前其新的联合电磁频谱作战条令编号为JP3-85,表明电磁频谱域的行动与陆、海、空、天、赛博等域属于同一层级,即电磁频谱域已经成为与其他五个域并列的第六作战域。在JP3-85中也明确指出电磁频谱作战的核心包括电磁战、电磁频谱管理和信号情报,都与作战紧密相关。同时,美军在电磁频谱域的作战更强调联合施效,与传统的电磁战、电磁频谱管理和信号情报各自为战不同,通过多域融合、多元集成、多军种联合等整体联动手段,将电磁频谱作战打造成“对己可自成体系、对敌可破击体系”的攻防力量。
近年来随着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未来我国与其在电磁空间必然形成激烈交锋,鉴于美军近6年来在电磁频谱战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可以预见双方的电磁博弈将愈演愈烈,未来电磁频谱作战模式将向以下几个方向演变:
1、诱迫性侦查及火力消耗
利用无人装备携带诱饵和小型干扰器抵近侦扰,刺激敌方防空系统预警雷达、跟踪制导雷达开机进入战斗辐射状态,随后利用小型传感器监测敌方反应、探测形成电磁态势图、定位目标信息,并实时后传侦察信息。另外,战时状态可利用诱饵和小型无人装备消耗敌方防空系统火力。
2、延伸通信及扩展态势感知
利用无人装备携带诱饵和小型干扰器进入高度竞争区域,在内部建立低截获通信网络,使攻击体系的通信网络有效延伸至敌方环境,抵消防御方拒止效果;小型传感器实施目标探测、定位,并依托延伸网络回传信息,通过抵近侦察感知,有效解决远距离探测方式对拒止区域内感知定位能力的不足问题。
3、协同火力打击及战后效果评估
利用诱饵和小型干扰器欺骗敌方防空系统传感器,在我方齐射集群到达敌方防御区域之前耗尽其防御火力,验证目标引导打击,并为巡飞打击平台实时分配高价值目标,确保首先摧毁高优先级目标;此外,可利用无人机装备评估打击效果,感知目标是否已被摧毁,并可以利用上述装备的协同,直接指挥剩余的制导武器对未被充分削弱的目标再次进行打击,或为后续的打击提示。
4、反侦察探测、掩护主力机动
组合使用诱饵、电子干扰和电子佯动,给敌方创建一幅虚假的战场态势图,以保护地面部队在高威胁区域安全。采取辐射控制措施,降低被探测概率;使用低成本诱饵和伪装,具备模拟真实舰船、飞机或者地面部队的雷达和无线电信号的能力,以延迟对方对己方的定位,或者迫使对方采取更大规模的制导武器来同时攻击真实目标和诱饵目标;由无人地面装备、无人水面装备或无人机携带激光眩目或无线电干扰,实施反侦察。
结语:在信息化时代,未来战争将是陆、海、空、太空、网络、电磁频谱等域的全域作战,尤其在电磁域的对抗是军事强国比拼信息化、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常态手段,也是信息化时代双方前沿对抗的最佳方式,美军将电磁域作为一个独立的作战域进行成体系的研究和建设,目的就是要通过统一视角、获取电磁频谱作战域的优势,从而获得新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我国同样也在加快推进电磁频谱作战发展,提升相关作战能力,制胜未来战争。
(备注:本文仅粗略概述电磁频谱作战及相关联作战的概念演变及发展趋势,后续将重点围绕电磁频谱作战体系、方式、装备等持续梳理。)


如何跨越鸿沟,创造一个非凡的存在?

核技术应用领域产业发展及投资概况浅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