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商业计划书
热门推荐

瑞见——动态

2023年08月14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3年08月14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3年08月14日

瑞见——动态

2023年08月14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3年08月14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3年08月14日

瑞见——动态

浏览次数:235

发布时间:2023-08-14

返回列表
内容提要

——创纪录!蜂巢能源盐城基地飞叠短刀L400电芯2个月累计生产超50万支。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比亚迪花了20年时间做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三级梯队:我国已掌握9大新材料,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主要位置。


创纪录!蜂巢能源盐城基地飞叠短刀L400电芯2个月累计生产超50万支

7月22日,蜂巢能源在盐城基地一期生产线现场举行仪式庆祝其飞叠短刀L400电芯累计生产超50万支。从5月份第1支电芯下线到目前单线稳定日产超过10000支,累计生产50万支,蜂巢能源用时2个月,创造了公司迄今为止全新产品、全新产线的生产爬坡最快纪录。

微信图片_20230814105938

实现高效生产创纪录主要得益于盐城基地先进的生产线。蜂巢能源盐城基地一期生产线集中应用了飞叠、激光直焊等多项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堪称业界最先进的短刀电芯生产线。

其中飞叠是蜂巢能源自主创新研发的超高速叠片生产技术,效率高达0.125S/片,赶超卷绕工艺,相较于上一代叠片技术效率提升200%,设备占地面积减少45%,成本明显下降;采用激光直焊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热影响区更小;热复合技术则完美解决了传统叠片机工作时存在的隔膜变形风险,热复合后的极片光滑平整,电芯安全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多项先进技术的应用让蜂巢能源盐城基地的生产效率更高,生产品质更好,良品率得到有效保证,成本也进一步降低。


此外,在近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车型公告中,蜂巢能源配套车型快速增加,PHEV车型表现更是突出。在第372批次公告中,蜂巢能源配套的新能源乘用车车型达到12家,其中PHEV车型8款。而在373批次公告中,蜂巢能源分别为长城、理想、吉利、岚图等多个车企的8款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提供电池配套,其中PHEV占到6款,充分显示出其在插混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当前,随着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差距逐渐缩小,未来企业的战略重心应主要集中在成本、产品安全性和市场需求这三个关键领域。蜂巢能源基于短刀结构创新优势,融入飞叠技术强化制造优势,不断提高产线效率,确保成本持续降低,盐城基地创纪录的产能爬坡是蜂巢能源创新技术在生产转化方面的成功案例,充分证明了飞叠在锂电智能制造领域应用的巨大价值。蜂巢能源将在多个基地导入飞叠技术,未来蜂巢能源高品质叠片电池的产能将大幅提升,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具优势的电池产品和服务。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代,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代。”8月9日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深圳全球总部宣布,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汽车品牌。

活动现场,王传福向“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交付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N7。

微信图片_20230814105938_1

拉长时间轴来看:2008年,比亚迪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市;2021年,比亚迪全球首款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纯电汽车下线。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用时13年,而从“100万辆到300万辆”用时1年半,从300万辆到如今的500万辆仅过去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

“比亚迪花了20年时间做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现场,王传福回顾比亚迪20年新能源汽车之路时数度哽咽。他说,技术研发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长征”,过去20年比亚迪在核心技术上持续投入,目前比亚迪已有11个研究院,研发人员9万多人,平均每个工作日专利授权15项,为比亚迪的技术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坚持“技术为王”的比亚迪打造出庞大的“技术鱼池”,凭借着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技术平台、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颠覆性技术及应用,持续引领全球绿色出行的变革,已完成王朝、海洋、腾势、仰望及方程豹五大品牌矩阵的布局。

20年坚持迎来向上突破,在不久前的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比亚迪成为今年排名升幅最大的中国企业,被称为实现新能源车技术创新与突破的黑马。


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三级梯队:我国掌握9大新材料,直击国外软肋

全球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三级梯队竞争格局。第一梯队是美国、日本,以及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英国、德国、美国更是凭借钢铁材料、化工材料、半导体材料方面的优势在三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它们拥有成熟的新材料市场,多数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是新材料产业的主要创新主体,在新材料产业处于全面领先地位。

据统计,2010年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到2017年2.3万亿美元,2019年2.82万亿美元,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20年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接近3万亿美元,2026年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有望超6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超14%。

近年来,中美科技竞争已成为两国战略竞争的重中之重。中国经过多年飞速发展,已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高新技术领域已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产品出口量也在逐渐上升。但目前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形势多为“来料加工式的高新技术”贸易,即核心零部件多为进口,国内产业链多集中在装配环节,将组装加工后的成品出口到全球市场,因此中国国内真正占据优势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而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缺失,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技术优势竞争力发展受阻,原材料加工能力滞后,导致部分产业依赖于国外。比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稀土永磁材料、风力涡轮机用叶片和轮毂、以及关键金属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美国对中国体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

一、锂电池领域

中国是锂电池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出口国,在全球锂电池市场拥有难以撼动的主导地位。

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锂电池出口地之一,其进口的锂电池超过半数为中国制造。据统计,2022年1-4月美国进口的锂电池总价值23.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从中国的锂电池进口额高达11.58亿美元,占比51%,位居第一。目前,美国只有特斯拉一家企业具备动力电池商业化量产能力。其他具备规模化投产能力的电池工厂,都是依靠本土汽车企业与LG、SKI、松下等日韩头部电池制造商合资(其中通用4家、福特3家、Stellantis集团2家),或由英国的Britishvolt、澳大利亚的iM3NY等电池企业投建。

全球锂电池产能主要来源于中、日、韩三国,市场呈现“三足鼎立”局面。从2021年全球范围内锂电池装机量来看,前十名均为中日韩企业,中国企业独占六席。中国是全球锂离子电池生产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中国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等电池企业在全球锂电池市场的合计占有率(以出货量为准)由2020年的38.4%提升至2021年的48.7%。除市场规模大,产能高也是中国锂电产业的一大特点。截至2021年底,我国动力锂电池产能约占全球的70%。

尽管日本企业在市场占比上逊色中国,但日本拥有产业和技术的先发优势,松下、PEVE等企业掌握着锂电池领域关键技术,其发展路线更注重于保有先进技术,而非在产量上追求突破。韩国锂电池领域头部企业主要为三星SDI、SKI和LG,虽市场份额受到中国企业的严重挤压,但在财团和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侧重产业链的布局和深耕。

二、太阳能电池领域

太阳能电池大致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两大类,其中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原料储量丰富、工艺成熟、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市场主流,目前占据大概95%的市场份额。

美国的太阳能市场主要依赖海外进口,美国本土几乎没有硅片和电池片的产能。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可用光伏组件出货量30.45GW,其中进口光伏组件22.97GW,占比75%,本土生产量仅有4.23GW,占比不到14%。美国光伏组件的50%以上都要依靠中国本土和设于海外的生产基地供应。

目前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1年底,中国多晶硅的总产能为62.6万吨,其中有效产量达50.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8.7%,主要生产商有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保利协鑫、东方希望、亚洲硅业等。国外多晶硅生产商主要有德国瓦克公司(Wacker)、韩国OCI公司及美国Hemlock Semiconductor 公司,合计产能约占15%。

硅棒和硅片方面,中国优势最为明显,其中硅棒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98%,硅片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98.1%,产量占比为97.3%,主要的硅片企业有隆基绿能科技、中环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京运通等。

电池片方面同样尽显优势,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85.1%,产量占比达88.4%,前十大企业中有9家是中国企业,主要为通威太阳能、隆基绿能科技、晶澳科技、爱旭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润阳悦达、阿特斯、江西展宇,国外企业主要为韩国韩华,排名第九。

光伏组件方面,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77.2%,产量占比为82.3%,全球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席,主要企业有隆基绿能科技、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与天合并列第二)、晶科能源、阿特斯、东方日升、尚德电力、正泰新能源等,国外三家企业为加拿大Canadian Solar、美国First Solar、韩国韩华,分别位于第五、七、九。

三、稀土永磁材料领域

稀土永磁材料是指稀土金属和过渡族金属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并经过一定工艺制成的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稀土深加工应用领域,也是最为重要的稀土功能材料之一,所消耗的稀土量占稀土总产量的40%以上。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而且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有效提升磁器件的工作效率,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兵器等国防军工领域,以及仪器、仪表、能源交通、医疗设备、电力电子、通讯等民用领域。目前该领域主要的产品有(Sm₂Co17)钐钴永磁材料以及(NdFeB)钕铁硼永磁材料。得益于我国稀土资源较为丰富,并且拥有先进的稀土冶炼分离技术,使得我国目前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国、供应国、消费国。

根据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数据,2020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产量达到21.74万吨,同比增长8.43%,其中烧结钕铁硼为20.55万吨,占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产量94.5%。而中国凭借全球最完备的稀土永磁产业链,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稀土永磁生产基地,2020年中国稀土磁性材料产量占全球的90.25%。2021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继续位居全球首位,达到21.33万吨,其中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20.71万吨,同比增长16%;粘结钕铁硼产量9380吨,同比增长27.2%;钐钴磁体产量2930吨,同比增长31.2%。今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截止到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稀土磁性材料产量同比增速为29.77%,其中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6.85万吨,同比增长30%;粘结钕铁硼产量2520吨,同比增长20%;钐钴磁体产量865吨,同比增长44%。由于中国目前几乎垄断了稀土磁性材料的生产,因此中国也是目前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出口国。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1-4月国内钕铁硼永磁材料累计出口1.99万吨,同比增长18.31%,外需依旧保持较快增长。欧美及东亚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稀土永磁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2020年出口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德国、美国和日本,分别占出口总量的16%、14%和14%,共计约1.6万吨。

得益于稀土永磁材料优异的性能,其在高技术发展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目前稀土永磁材料除中国外,仅有日本、美国、德国的企业进行稀土永磁材料的生产,其中包括日本的日立金属、TDK、信越化学和爱知制钢,德国的VAC真空熔炼公司,美国的电子能源公司(EEC)、阿诺德磁性技术公司、TDA Magnetics和Urban Mining。但是,上述这些企业中,仅有日立金属、信越化学等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却仍无法满足稀土永磁材料急速增长的需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目前美国稀土功能材料对中国的依赖接近80%,稀土磁性材料更是首当其冲。

四、风力涡轮机用叶片和轮毂领域

风力涡轮机是风力发电的主要产品,主要包括机舱组件、发电机及部件、塔架、叶片和轮毂。美国在风力涡轮机部件方面自主性较高,但叶片和轮毂部分依赖于进口,依赖程度因部件而异。其中,中国是美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从具体进口类型来看,风力涡轮机用叶片和轮毂主要进口自中国(19%)、墨西哥(18%)、印度(14%)、西班牙(13%)和巴西(10%)。

根据2021年4月,Wood Mackenzie发布的《2020年全球风力涡轮机原始设备制造商市场报告》,在全球排名前五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两位。其中,金风科技全球排名第二,远景科技则排名第四。尽管新冠肺炎对美国当地供应链和项目执行造成了干扰,但通用电气2020年在美国的装机量仍旧超过10吉瓦,连续第二年成为美国第一大风力涡轮机供应商。由于其在美国本土市场的爆炸式增长和在西班牙市场表现出的强劲地位,使其市场占有率仍维持高位,达到了11.7%,位居全球第三。

中国企业在2020年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市场份额全球排名前15位中占据了10位,从而颠覆了近期全球市场份额向行业龙头集中的趋势。除了排名较为靠前的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外,其它知名的风电企业还包括明阳智能、上海电气、运达风电、中国中车、东方电气、中国海装、三一重能和联合动力,合计市场占有率达54.2%。

五、关键金属材料领域

1.钨金属及钨合金

中国对美出口产品以钨金属及合金(碳化钨)为主,出口量占美国进口消费量12%左右,用于钨灯、硬质合金刀具的生产,以及飞行器、穿甲弹的制造。此外,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钨灯,用于机动车、火车、航空器、船舶、科研和医疗等领域。

美国国内具有钨金属及合金加工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钨回收加工能力,可满足其钨消费的60%。美国其他钨金属及合金的来源国主要是德国,占进口消费量月5%,近年也开始从加拿大、韩国等扩大相关产品进口量。

世界钨的供应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政府通过限制采矿和出口许可证的数量,对精矿生产实行配额,并对采矿和加工施加限制,来规范其钨工业,产量保持在世界的20%以下,目前具有出口资格的仅有广东翔鹭钨业、厦门钨业、江西钨业等十三家企业。

2.氧化锑

氧化锑多用于生产无机阻燃剂,用于粘合剂、油漆、纸张、塑料和密封剂中,也被用作橡胶和纺织内饰的阻燃衬;也作为光学玻璃添加剂,可以使除长波红外光外的所有可见光都不透明。美国锑氧化物进口总量保持在1.6-1.9万吨/年,从中国进口比例在60%-70%。全球范围内,氧化锑的主要生产国是中国、俄罗斯、南非和吉尔吉斯斯坦,由于中国对锑及锑制品出口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目前仅有广西日星等7家生产企业和五矿稀土集团等4家流通企业可以从事实行国营贸易管理、指定经营管理的货物的进出口贸易。

3.砷金属

高纯砷是一种高端半导体材料,其化合物砷化镓、砷化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通讯、计算机、电子和光伏等领域。

中国是世界领先的砷金属生产国,2021年中国出口砷总量约为2601.56吨,主要生产商包括:江西海宸光电、峨眉山嘉美高纯材料、江西德义半导体等。

4.钽金属

美国钽产品对华依赖主要体现在钽的冶金产品方面,如:钽粉、钽丝及其他烧结或锻轧钽制品,用于电容器制造、外科手术、化工设备等,202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各类钽金属共计320吨,占其钽金属进口总量55%。

东方钽业是中国最大的铌钽产品生产公司,全球主要的钽原料生产商之一,钽粉和钽丝产量约占全球的25%和60%。

5.海绵锆

海绵锆又称金属锆,具有超强的耐酸耐碱、耐高温、耐腐蚀和低热中子吸收截面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化工、航空航天、冶金电子、核电等领域。美国金属锆的主要消费者是化工行业和核能工业。美国海绵锆进口量89%来自中国,美国国内仅一个生产商用锆化学中间体生产金属锆,其他进口来源主要是德国。


瑞见——动态

瑞见——瑞鹏行研